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此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2024年7月,永利yl23455 “童心向党”团队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革命圣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太行东麓,滹沱河畔,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群山环抱中的西柏坡翠柏苍郁、朝气蓬勃,怀望党史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史册。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农村指挥所,见证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1947年,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实现耕者有其田。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明确了新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及各项基本政策。
走进西柏坡革命根据地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中央秘书处旧址,刘少奇等秘书处委员曾在内工作。纵观旧址大院,由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东而西,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中央机关食堂旧址等。在后院东北角,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和会客室的旧址,院中的墙壁上隐约能看到土地改革时期的标语。虽然早就在网上看到过它的照片但是身临其境时却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身临红色故园,更感历史如镜。走进主席旧居,一张朴素、整洁的写字台四坐沙发便是主席会客办公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写字台面油漆已经斑驳,台面上展示的主席手稿依旧熠熠生辉,手稿每一处修改的印记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谋划,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
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旧址坐落在大院的西南边,外观来看就是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屋内整齐的摆放着两排木制座椅,座椅前是一张披着虎皮的简易木桌,木桌后的墙面上是两位伟人的画像,画像下是两面党旗,肉眼可见的针线印记能清晰的辨别出党旗的党徽是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就如同我党一路的上艰难困阻。工作人员对会议室内景的还原,仿佛我真的置身于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向全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两个务必”;之后的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会议室后的战事图呈现此时三大战役基本胜利,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学子,背着行囊,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从山区到平原,从农村到城市,此刻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即将到来。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大家认真了解了西柏坡时期的土地会议与土地改革、晋冀察军事斗争、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等重要历史事件,庄严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浮雕,写实的油画给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我们知晓了纪念馆广场上鲜花簇拥着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背后的深刻历史内涵。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绘制了一个崭新中国的蓝图”,参观到最后讲解员动情地讲解到。
通过本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我们要在新时代下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要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