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为确保2024届毕业生论文(设计)答辩工作顺利开展,根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调整永利集团2024届毕业生相关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学院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本次答辩旨在全面检验2024届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以确保毕业生达到学院规定的毕业要求,并为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公开示范答辩
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有效和高质量进行,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能力,永利yl23455开展公开示范答辩,并对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和后续材料存档规范要求进行宣讲,同时进行答辩动员,为保证本次公开答辩顺利进行,特成立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公开示范答辩组答辩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王建平
副组长: 杨涛、杨博雄
委员:周波、杨明、刘小飞、周显春、闫吉府
秘书: 张影
1.公开示范答辩资格审查
参加公开答辩的员工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已完成论文管理系统中各项材料的提交;
(2)已将论文提交学校复检且重复率在20%以内;
(3)符合本科论文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同意参加公开答辩。
每个专业遴选示范答辩员工1-2人,答辩前指导老师认真指导把关,达到答辩示范性效果。
永利yl234552024届毕业论文公开示范答辩名单
序号 | 专业班级 | 学号 | 论文题目 | 姓名 | 导师姓名 | 备注 |
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
|
|
|
|
|
2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
|
|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
|
|
4 | 软件工程 |
|
|
|
|
|
2.公开答辩时间和地点
公开答辩时间:4月24日(周三)下午:14:30—18:00。
公开答辩地点:书新5号楼 5东201
观摩示范答辩参会员工:永利yl234552024届各专业大四毕业生
永利yl23455各专业大一-大三年级在校生
具体答辩顺序如下: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示范组
(2)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示范组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示范组
(4)软件工程专业示范组
答辩全过程,通讯社提前布置拍摄设备,确保双机位同时进行视频录制,答辩视频发给未返校大四毕业生观摩学习。
3.公开答辩程序
(1)参加公开答辩的员工打印3份论文,于4月24日14:30分之前到达等候室签到,并到相应答辩教室将答辩PPT拷贝到电脑上。
(2)员工依次进行论文答辩阐述,时间为10-15分钟。
(3)答辩教师进行提问。
(4)员工回答教师提问。
(5)全部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评议,逐一填写答辩小组意见,给出答辩成绩和评语。
(6)整个答辩过程秘书作好记录。
(7)答辩员工根据答辩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员工修改后,由指导教师审核定稿后,最终版进行查重,所有答辩材料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存档。
三、正式答辩委员会及职责
1.成立永利yl23455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2024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由院学位委员会成员、系主任和教学秘书组成。
组长:王建平
副组长:杨涛、杨博雄、刘小飞
成员:周显春、闫吉府、张影、袁媛、陈颖
全面负责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审核毕业生的答辩资格;安排答辩时间、人员,保障答辩工作有序进行。
2.成立答辩小组
根据答辩工作的实际需要,在答辩委员会下按专业设11个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成员由5人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答辩小组成员由该专业具有教授、副教授 和讲师职称人员担任。各答辩小组在学院答辩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该专业员工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1)信息工程系答辩组
组长:周波、杨明、郭亮、刘小飞、闫吉府、杨婷婷
答辩秘书:陆娇娇、刘雨婷、邹琴琴、周雪、李淑贞、程亮
成员:马甲军、黄寿孟、吴刚、段景辉、贾东霖、周亮、于营、王英博、刘志洋、孙建中、王明松、夏王霞、赵仁茂、王婧人、文拯、魏爽、梁志勇、李海军
(2)智能工程系答辩组
组长:杨涛、杨博雄、郭大波、周显春、赵福军
答辩秘书:高华玲、乔艳琰、焦萍萍、郭倩、宋泽瑞
成员:肖衡、孙立民、王春平、江荣旺、杨琳、谢琳、孔令宇、许燕龙、陈思宇、李明杰、龙草芳、吴涛、张晶、罗通、甘林
表1 答辩分组及答辩时间表
组别 | 答辩时间 | 答辩教师 |
信息工程系1组 | 4月27日 8:00—12:00
14:00-18:00 教室答辩
| 周波(组长)、 陆娇娇(秘书)、黄寿孟、段景辉、贾东霖 |
信息工程系2组 | 郭亮(组长)、刘雨婷(秘书)、马甲军、吴刚、周亮 | |
信息工程系3组 | 刘小飞(组长)、邹琴琴(秘书)、于营、王婧人、刘志洋 | |
信息工程系4组 | 闫吉府(组长)、周雪(秘书)、王英博、孙建中、文拯 | |
信息工程系5组 | 杨婷婷(组长)、李淑贞(秘书)、王明松、夏王霞、赵仁茂 | |
信息工程系6组 | 杨明(组长)、程亮(秘书)、魏爽、梁志勇、李海军 | |
智能工程系1组 | 周显春(组长)、焦萍萍(秘书)、李明杰、吴涛、罗通 | |
智能工程系2组 | 赵福军(组长)、高华玲(秘书)、龙草芳、张晶、甘林 | |
智能工程系3组 | 杨涛(组长)、乔艳琰(秘书)、肖衡、谢琳、许燕龙 | |
智能工程系4组 | 杨博雄(组长)、郭倩(秘书)、孙立民、江荣旺、陈思宇 | |
智能工程系5组 | 郭大波(组长)、宋泽瑞(秘书)、王春平、杨琳、孔令宇 |
四、答辩对象
符合申请学士学位条件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含区块链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共520人,第一次答辩人员原则上为所有毕业论文查重已通过员工,在校内组织教师和员工在教室分散答辩,有极特殊情况无法正常参加第一次答辩的员工与思想导师请假,查重未通过无法参加第一次答辩的员工由指导老师在4月22日前把员工名单报给张影,第二次答辩人员为第一次未通过员工及未参加第一次答辩员工,第二次答辩时间5月8日下午-晚上。
五、答辩前工作准备
1.论文定稿完成时间:4月20日
2.员工论文查重,查重时间:
第一次查重截止时间为:4月24日
第二次查重截止时间为:5月5日(查重对象为不符合条件的员工)
第三次定稿后查重截止时间为:5月15日(答辩后修改好的最终稿)
毕业论文检测结果要求总文字复制比低于30%,查重通过方可参与答辩
3.论文电子材料收集
答辩秘书收集本组员工论文电子版、PPT、作品演示视频,发给提前发给答辩组老师,提前评阅。
4.小组秘书答辩前准备工作
根据各组答辩员工名单,做好答辩顺序安排
表1 员工答辩安排表
见附件1:员工答辩安排表
秘书负责平均分配答辩老师所需评阅的员工,组内互评,将员工论文和代码发给对应评阅老师提交审阅,评阅老师为所评阅论文员工的主答辩人。
表2 评阅教师安排表
各组答辩秘书将附件1 和 附件2 发给张影老师备案。
5.答辩时间
4月27日全体,具体答辩时间地点由各专业秘书负责通知本专业员工。
六、答辩的工作程序与要求
1.参加答辩的论文标准:员工的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全部完成后,由各指导教师负责检查员工论文是否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质量基本要求,达到内容质量要求的论文方可进行“维普论文检测系统”论文查重检测,毕业论文检测结果要求总文字复制比低于30%。
2.每位答辩员工均应准备:纸质版毕业论文3份,与毕业论文内容一致的答辩PPT、PDF格式最终版电子版论文和相应的查重报告,同时将毕业论文中开发的项目作品拍摄一段有效结果的运行视频,展示程序或实物的视频中要完整展示员工面貌,并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做好答辩记录。
3.每位员工答辩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其中员工汇报时间不超过5分钟,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如系统开发类讲解:1毕设总括2系统特点3关键技术(软件、硬件)4系统功能简介5总结(已完成、待改进)),其余为答辩提问及员工回答问题时间。答辩小组在审阅员工论文并听取了员工的叙述后提出2—3个问题,论文评阅教师为该生主答辩教师,提问原则上不超出毕业论文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和课程范围,难易程度适中。
4.第一次答辩未通过员工,答辩小组向学院答辩委员会上报二次答辩名单,给出修改意见,指导教师指导员工修改,各答辩小组于5月8日完成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不通过,毕业设计成绩记为不及格。
5.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综合员工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情况后给出最终成绩,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各类表格格式参照学院下发格式执行。
论文评审标准
评分指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数范围 |
外文翻译 | 能否出色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是否准确质量好,有无大错。 | 0—5分 |
学术水平 | 论文有否独创的见解,是否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的分析,有否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 0—20分 |
论证能力 | 论点是否鲜明正确,论据是否可靠,对事物有否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否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有否说服力。 | 0—20分 |
文字表达 | 论文结构是否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是否清晰、语句通顺,语言是否准确、生动。 | 0—15分 |
答辩情况 | 自述是否清晰流畅,能否简明扼要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否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 | 0—40分 |
合计 | 0—100分 |
七、答辩后成绩报送和资料存档
1.答辩结束后评阅教师、答辩秘书、指导老师将员工成绩登录系统,5月5前将一辩通过员工毕业论文成绩录入系统,5月10日前将二辩通过员工毕业论文成绩录入系统,
2.计科专业、软件专业(含区块链方向)、大数据专业、智科专业,班长负责收集齐最终修改后的员工电子版资料。
3.优秀论文报送:各专业可按2-5%的比例选送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按规范格式整理、汇总,将电子文档5月17日前报给张影老师。
4.信息工程系、智能工程系主任安排毕业论文管理资料表的填写。
5.答辩后材料收集归档
(1)电子版材料 :以学号-姓名-班级-论文名称命名打包文件,如:
文件夹里面包含:
(1)表格文件夹(毕业论文相关表格资料,包括开题报告审批表、进展情况记录、学校维普系统的查重报告(全文标明引文版)、答辩记录-答辩后、成绩评定表-答辩后、档案袋封面-答辩后)
(2)代码展示(程序源代码、录制项目演示视频、开发环境搭建说明书)
(3)论文电子版(毕业论文、答辩PPT)
(2)纸质版资料收集
纸质材料包括:一个员工一个纸质档案袋,档案袋贴封皮
档案袋内需要按照顺序放置材料,
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相关表格资料(附查重报告) 1份
毕业论文 1份
6.毕业论文(设计)存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5月30日前将毕业论文(设计)及所有电子资料拷贝到资料硬盘中,收交学院资料室统一保存。
六、应急预案
答辩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请及时和学院答辩委员会联系,联系人:张影,电话:0898-88385452.
永利yl23455
2024年3月30日